【妈妈帮】送女儿上学记:再多爱一点也无妨

来源: 新妈课 2016-08-24 12:13:08

  文章来源:8090科学育儿微信公众号-新妈课,原创标题:【妈妈帮】送女儿上学记:再多爱一点也无妨 责任编辑:Wolt

  昨天把女儿送去日托班,老师牵着她的手去游戏,我在身后看着她小小的身影消失在拐角。好长一会儿,我站在原地,意识仍然是空白的。

  然后我想,我是该走了,孩子已经上学了,我会有一整天的时间见不到她,以后的每一天都会是这样的了。

  她从出生起,从没有离开过我,我出门谈事带着她,长途旅行带着她,我在公园的角落里哺乳,我在车里给她换尿布,她是我如影随形的小宠物,须臾不曾分开过的甜蜜负担。

  我每天背着一个大书包,里面装满了湿纸巾、尿片、指甲刀、温水、饼干、备用的外套和裤子、她要看的绘本图书……常年背着包带她去任何远的近的地方。

  这几年,我背坏过两三个背包。曾经用过那种娟秀细弱的布包,到后来,包的底部不知被什么锐物钻出了细小的洞。

  还有一个包的绳子磨损严重,肩膀的部位毛糙不堪,只好弃用。现在背的是厚实耐用的男士旅行背包,宽宽的肩部背带,可以负重又不会勒到肌肉。

  我记得在她几个月大的时候,还是一个深深依赖母乳的小婴儿,那阵子我妈过来帮忙带了几天孩子。

  需要备注说明的是,天下的妈妈并不都是一样的。比如我妈,是个强悍的事业女强人,但在照顾孩子方面……我能奇迹般地生存下来完全是上天的垂怜。

  我妈带孩子可以说是大刀阔斧斩荆前行,也可以说……还蛮粗暴的。不高兴就把孩子一脚踢开,毕竟她没有过任何带孩子的经验(我是奶奶带大的)。他们那个年代,对孩子使用暴力是家常便饭。

  每次当她要抱走孩子的时候,我女儿那么瘦弱的小身体会在突然之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,双手紧紧攀住我的脖子,两只脚死死勾住我,全身每一个关节都在颤抖和用力,声嘶力竭地哭喊。

  通常情况下,大人是不愿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和感受的,甚至对哭闹感到厌烦。但我能听出不同的哭声里,孩子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  对于被抱走这件事,她极度恐惧和拼死抵抗,只是她还太小,她使尽全身的力气也只不过依然那么微弱。

  我妈会直接把她的手和脚从我身上一个一个硬掰开,抱到楼下去。我能感受到婴儿的无助和绝望,那是一种跟想睡觉、想喝奶完全不同的哭声,它让人心碎欲折。

  我每次都无法控制地心痛不已,然后赶紧追过去,把孩子抱回来好好安抚。

  我承认,我是最没出息的妈,我也实在没有信心把她交给孔武有力的外婆。于是,只好恭恭敬敬地请老妈回家好生休养将息,自己一手带起了这个初生的娃娃。

  

  自从她来到这个世界,自从我认识她,我就没当她是个孩子。没错,她可爱,有婴儿的肉香味,她不会说话和走路,但她一直是与我平等的人。她是我的朋友,也是我的依靠。

  我就是这么看待她的,她抗拒的事我不会勉强她去做,她贪爱零食我也并不忍心责骂。而神奇的是,每次只要我足够尊重她,好好地告诉她“不可以”,她就会顺利接受。

  我喂奶喂到了两岁七个月,期间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,被训斥过,被白眼过,被当面讥讽过。

  然而,就算全世界都反对,我也要这么做。并不是鼓吹其他人也像我这样,这只是我和她之间独特的需要。

 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吧,我女儿是高情感需求的宝宝,这样的孩子对爱的需求和依赖比其他宝宝更大,也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来照顾。

  我没有办法按照统一的发育进程来安排她的生活而不顾及她的意愿。

  对于母爱这种可再生资源,只要她需要,我就会给。我不懂得太多育儿理念,也没看过多少先进的教育思想,我只做那些出自本能的事。

  

  当有一天,我觉得她没有必要再喝夜奶了,我就跟她说:“女儿,今天你要好好睡觉,没有奶喝了哦!”

  她似乎是不习惯地哭了两三天,但哭完就默默自己睡了。然后,白天的时间里,我慢慢拉长每次喂奶的间隙,甚至都没有郑重地通知她“断奶”这件大事,她就已经逐步放开对母乳的依赖了。

  我才意识到,我完成了神奇的“自然离乳”。没有经历任何痛苦的挣扎和焦虑,孩子在不知不觉、无恐慌的状态里脱离了母乳,过度到喝奶粉的阶段。

  应该是享用够了吧。我的供给,直到她足够长大,已经真的不再需要为止。

  就像她的睡觉,我从不刻意训练她的独立性,她从一出生就跟我睡。我每天和她一起睡觉,她会抱我亲我,我会给她唱歌,亲吻她的脚丫子,我只要坐在床上,她就会立刻从后面扑上来。

  我一点儿也没想过跟她分床睡,因为那样的话,我的幸福感就会少很多。我也不知道她以后会不会成为一个独立性很差的人,我才不想培养她,我只想好好地、多多地爱她。

  我每天搂她一起睡觉,她从来不会因为妈妈不在充满不安而难以入睡。相反,她慢慢地,已经不再迫切需要我了,恐怕是不担心自己会缺少疼爱吧。现在渐渐地,已经可以自己单独入睡了。

  

  这次送她上学,一开始我心里是没底的,我根本不敢想象她会离开我超过一个小时。我都未必习惯得了这样的分离,我们平常几乎是分秒都腻歪在一起的啊。

  许多小孩,独立性比我女儿好得多,家庭里人多又热闹,接触面广,但在上学的时候大多仍然会面临分离焦虑。我女儿从小只有我一个人陪在她身边,对环境的恐惧一定会更加深重。

  我猜想她的状况会很惨,哭得死去活来都算是好的,我怕我自己承受不了那种凄惨的分离也哭晕在幼儿园门口。所以送她上学的第一天,我厚着脸皮赖在教室里陪她。

  老师讲课的时候,我就坐在角落的小凳子上当人肉背景,她看到我就很放心,转头去玩自己的。

  每次当她意识到,这是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,我都会第一时间冲到她面前,给她一个人畜无害的笑脸。瞬间她就可以消解不安,继续跟着老师做游戏。

  我在教室里坐了一天,她没有什么异常表现,她觉得上课并不代表着要离开妈妈。

  第二天,我决定坐到走廊上去。当教室门要关上的时候,她伸长脖子找我,我赶紧告诉她:“妈妈就在门口。”

  她看到我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,连背包、水壶、外套、电脑都带了,明显是要长期蹲守,于是意味深长地看看我,就自己进教室了。

  我当然要遵守承诺,一动不动坐在走廊的沙发上,每次她从玻璃窗探头来找我,我都会及时响应,给她一个鼓励的大拇指。

  她知道妈妈就在外面,所以对于这个新环境接受起来也就不会那么排斥和困难。下课的时候,她一开门看到我,就兴奋地跑过来求抱抱。

  第三天,我坐到了更远的地方,上课的时候她看不到我,但她每次和小朋友们排队去上厕所都会经过我身旁。她总是不经意就看到我的身影,知道妈妈跟她在一个空间里。

  第四天,她排队上厕所的时候竟然不找我了,我枯坐在那里,她都不看我一眼,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。

  

  接下来,我打算让她午睡时间也在学校里度过。通常,初次分离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会暂时忘掉妈妈,但睡觉之前还是会想起。

  我帮她铺好小床,她意识到要自己睡了,生怕我离开,拉着我的手说:“妈妈你就在这儿待着,别走。”我说:“不走,妈妈就在窗帘后面,你好好睡。”

  于是,我果然躲到了窗帘后面。她看到我不时钻出来的脑袋,看了几眼感到毫无新意,就不再找我了。

  我在帘子后面藏了半天,觉察到房间里没什么动静,就悄悄溜走了。

  掐着孩子们午睡醒来的点儿,我又若无其事地晃荡过去。她刚睡醒,一脸呆萌地坐在床上,看到我只是淡淡地扫了我一眼。

  我总是比她预期的时间出现得更早、更频繁,她没有恐慌和匮乏的必要。

  虽然每次出现之后,我又会躲在看不见的角落远远观察她,我不干扰她,也不提供帮助,我只是存在和刷脸。

  很快就到了放学的时间,我去牵她回家。连续跟着她上了几天学,我这种厌学人士也表示很想回家啊。

  

  再后来,我早晨把她送过去,看着她走进小朋友的圈子里,我就悄悄撤退了。她对上学的一系列流程已经很熟悉,无非是有时候想起来会问老师:“我的妈妈呢?”

  老师会告诉她:“等你吃完下午茶的点心,妈妈就来接你了。”

  她点点头,她相信妈妈一定会说到做到,因为妈妈从来没有食言过。

  放学的时候,我带了草莓去接她,我问她:“明天放学的时候,想让妈妈给你带什么好吃的?”

  她兴奋地回答:“饼干!脆饼干!”

  好,我的意思其实是:以后你就是这样的生活轨迹了,上学、放学,只有放学才能见到妈妈。

  她的回答表明她意识到这种生活的变化了,悄无痕迹的变化,而且她显然并不抗拒。

  

  其实,我的做法从一开始也是被诟病的。老师说:“没有家长像你这样,在学校里陪同这么久的。”

  我挺不好意思的,我问她:“通常你们是怎么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的呢?”

  她说:“孩子哭闹是正常的,哭一段时间自然而然就好了。”

  我在心里默默独白:那么,如果不需要撕心裂肺地哭,岂不是更好?

  我在女儿教室外面“蹲点”期间,见过好几个孩子离开妈妈哇哇大哭,妈妈和老师的应对措施通常是,神情肃穆地上升到理论高度:

  妈妈需要去上班,你不能一直耽误妈妈的时间。如果你再哭,就说明你是个不懂事的孩子!你不懂事,妈妈就不会来接你了!”

  如果孩子不管不顾依然哭闹,就会倒霉地面临被罚站和被冷落的境地,因为“不乖”。

  而所有人都认为,孩子哭一阵子就好了。那么既然所有伤疤都会愈合,为什么我们还要逃避和远离伤害?如果大人都做不到,为什么却认为孩子经历伤害并没什么了不起的?

  

  后来,我又跑了另外几家早教机构,发现有一家硬件条件最普通的学校却最是深得我心。

  它没有我女儿之前所上的机构那么“贵族”,它淳朴得更像是一个大杂院。老师们不会逼格满满地背诵那些听不懂的国外山寨育儿理念,只是快乐地带领孩子们唱唱跳跳。

  这所学校也没有太多酷炫玩具和益智产品,当然也没有森严的规矩,老师不会经常指责评判孩子。他们玩着最朴素的积木和画笔,彼此挤在一起分享简单的乐趣。

  我很快就把女儿转学过来了,“贵族学校”不怀好意地警告我:“她刚适应这里的环境,你就把她带走,她以后就很难再适应新的环境了。”

  我知道,那只是因为“贵族学校”又少了一个财源而已。

  我把女儿送到“大杂院”,当时我就转身走了。因为我仔细考察过这所学校,它人情味浓郁,孩子们在这个环境里无需扭捏高雅,无需被开发和比较智力,无需过多遵守成人世界的规则与礼节,只是轻松自在地当一个孩子而已。

  这里的老师们不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,她们随时可以俯下身去拥抱每一个孩子。而这一点,那所装潢精致的“贵族学校”里的高冷疑似海归范儿的老师们是绝对做不到的。

  

  我们拷贝国外的教育理念的时候,光顾着照抄外形、背诵理念、模仿装修、设计别出心裁的教学程式,为了制造卖点,奋力向潜在客户宣传推销,却忘记了教育的本质。

  是教师的身教大于言传,是教师的品行大于技巧,是对孩子朴素的关爱大于花样迭出的开发左右脑课程。

  是你的态度和神情,而不是你滔滔不绝讲了什么,对孩子来说更为重要。

  一个重要细节是,“贵族学校”的老师是皱着眉头上课的。

  她有许多的规定动作要做,许多高大上的规定话术要背诵,所以她也很难自在。

  对待孩子冷漠挑剔,因为她要花太多的时间在技巧和套路上,谁整天拧巴着都不会快乐啊。

  而普通学校的老师大都有点木木的,话不多,对孩子的响应却是积极的、接纳和开放的。

  

  女儿在新学校上学快一个星期了,她没有哭闹过,整个过程平静无澜,老师们纷纷称奇。

  我想,如果一开始,当她离开我的时候,我声色俱厉地讲道理或是恐吓:“以后你必须上学,你长大了,就要接受跟妈妈分开的事实,不可以哭闹,妈妈要工作,你哭闹就是不懂事!妈妈就不要你了!”

  估计孩子的听话和乖巧也只是出于恐惧和服从吧,她只能自己压抑和消化那股巨大的分离的痛苦,那么,这种听话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伤害?

  她不需要哭闹,和她不敢哭闹,看上去是一样的,所以我们就可以无视其中迥然不同的心理动机吗?

  作为一个成人,你如何衡量一件你以为微小的事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?

  

  有许多朋友跟我分享他们的童年经历,有时候只是父母严词厉色的面孔,有时候只是不经意的一句责骂,有时候只是不走心的一次冤枉,我们都会放在心里,记忆很久很久。

  我们也曾经因为拼命想要父母的爱而努力争取过,挥舞着小拳头抗议申诉过,流下眼泪卑微乞求过,可是并没有得到充足的爱,甚至没有被在意。于是我们学会了所谓的坚强和独立,不再轻易软弱示人。

  只是,当伤害结痂,悲伤成河,似乎脸上的无动于衷才代表了大众意义上的老练成熟。

  那个呼求爱的脆弱小孩,他依然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。不管长多大、走多远,我们一生仍在追逐爱,抚慰那个童年未曾得到满足的自我。

  那个小小却无法忽视的生命缺口,它藏在柔软阴暗的心之角落,陪伴我们一呼一吸,同我们朝夕与共。

  善待孩子,并不是要养尊处优宠溺无方,而是去体察他们的小心灵,随时响应他们的呼声。

  他们的蛮横不讲理,他们的耍赖发脾气,其实只不过是为了爱的乞求。一个拥抱就可以化解的事,我们为什么要用上一大堆道理和无尽的反感与责难呢?

  细致用心地陪伴他们长大,其实也是重新陪着自己经历一次从婴儿到成年的长大。

  原来我们可以如此温柔地对待一个小生命,而我们自己当初,不也是如此地软弱珍贵吗?

  愿你也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。

  (图片:来源于网络)

作者丨周小北

(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周小北

IDzhouxiaobei888

转载已获作者授权。)

  周小北,被娃搞残的黄脸婆,社会学专业学渣,悲催的80后,失控的绝望主妇,知食分子,八卦砖家。微博@生活家周小北。


    关于【妈妈帮】送女儿上学记:再多爱一点也无妨- 新妈妈育儿经验分享,二胎辣妈帮,宝宝早教、母婴专家在线问答,请关注【微信公众号:xinmake521】

关键词:[db:关键字]
精彩资讯

angelababy孩子近照及床事细节曝光

鹿晗热巴恋情证据:敷情侣款面膜

关晓彤美胸照曝光 然而却被它抢镜了

“杨洋郑爽公开恋情 微博直播不忘工作

李彩桦离婚选择净身出户 老公是谁资料被扒

肖战为什么被全网封 他还能复出吗

66岁赵雅芝状态绝了 这才是不老神颜

王楚然撞脸刘亦菲 整容了吗旧照被扒

热门推荐
网友评论

妆点网

Copyright © 2007-2020 ZDFACE Corporation
侵权、不良内容快速处理:annmumuzai@foxmail.com
备案号:赣B-20120025-3
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