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丰爱乐】如何让孩子不和自己对着干

来源: 妆点网 2021-02-04 06:01:51

  孩子总是和父母作对,也许真的因为他们不听话,性格顽劣。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了大脑的本能反应,很多时候父母对于孩子的否定信息,反而会让大脑不由自主的去想,从而使孩子产生肯定的暗示。

孩子总是和父母作对,也许真的因为他们不听话,性格顽劣。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了大脑的本能反应,很多时候父母对于孩子的否定信息,反而会让大脑不由自主的去想,从而使孩子产生肯定的暗示。

什么是潘多拉效应?

百科是这样解释的:心理学中把“不禁不为”、“愈禁愈为”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“潘多拉效应”或“禁果效应”。潘多拉效应的心理实质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。

相信大家都听过亚当与夏娃的故事:

禁果一词来源于《圣经》,传说上帝耶和华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以后,把他们俩放在美丽的伊甸园里,上帝告诉他们:园子里所有的果子都可以吃,唯独智慧树上的禁果不能吃。但上帝禁止的话却激起了夏娃的好奇心,她在蛇的诱惑下忍不住偷吃了禁果,被上帝贬到人间吃苦受累。于是,越是有禁止,越是想尝试,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禁果效应。

潘多拉效应告诉我们:要求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,必须有相对充分的理由。

为什么孩子热衷于做父母禁止的事情?

1、引起父母的注意

试想两个孩子同样坐在书桌旁看书,一个孩子聚精会神,一个孩子时不时乱跑,父母会关注谁呢?当然是到处乱跑的孩子会引起父母的更多注意,因为他们做了父母不允许做的事,所以自然容易被父母责骂。

但是即便如此,他们也乐意承担这样的结果,也许在孩子的心中,责骂就是父母关心他们的一种方式。和父母对他们不管不顾相比,至少这样还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存在。

2、孩子天生的好奇心

俗话说好奇害死猫,不仅是动物,我们人类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,只是作为成人,我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克制。但是孩子却不同,因为心智等发育尚未成熟,所以他们在行为上难免会有所欠缺,好奇心会表现得非常明显。

哈佛大学的丹尼尔·魏格纳教授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。教授要求参加实验的成员们不要不在脑海中想象一只白色的熊,但是实验发现,教授说完之后,大家都在去想这只白色的熊,白熊的形象很快便浮现在不同参加者的脑海之中。

很显然,这些带有“不要”、“不能”、“不是”等“不”信息的指令,并不会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达到预期效果,反而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。

包括上面提到的潘多拉效应也是这样,当父母总是禁止孩子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,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,他们往往会用实际行动去进行探索和尝试。父母说的越多,他们的好奇心也会越大,自然就会变的不听话,甚至一意孤行。

3、自身能力的限制

由于孩子年龄小,他们自身的很多能力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之中,这使得他们对父母的要求也许不能够完全领会。所以当父母对他们有所要求的时候,孩子会有所选择的忽视对他们并没有意义的虚词。

孩子是具有破坏性心理,但是我们不能只要看到孩子犯错,就认为他们是故意和自己作对,这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误解,反而容易让他们引起反感。

如何让孩子不和自己对着干?

1、提供给孩子更多的选择

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,往往只会给他们两种选择,是或者不是,要或者不要……这样会使得孩子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局限性,很难做出父母真正想要的答案。

父母可以尝试着给孩子另一种选择的方式,比如吃饭时不要问他们要不要吃蔬菜,而是问他们是吃青菜还是生菜,这样孩子便会拥有选择的主动权,从而愿意积极配合。

2、尽量少用一些疑问句

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时应当用一些简洁明了的语句,让孩子清楚的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,不应该做什么,而不是用一些否定句或者是反问句让孩子自己作出选择。

正如父母想让孩子早点睡觉,完全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写完作业洗漱完毕后就上床,不要磨蹭。而不是问孩子,你写完作业了不睡觉,还想干什么呢?这很有可能让孩子真的拿起玩具去玩,而不是选择睡觉。

3、告诉孩子对的,而不是不对的

父母要尽可能的向孩子传授一些正面的信息,告诉他们正确的行为,这样孩子的头脑里就会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,知道这些事情是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,这也会使得他们努力做到越来越好。

如果父母总是告诉孩子不能去做什么,那么孩子的思维就很容易陷入混乱中,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,所以反而会做出父母不允许他们做的事情。

4、父母以身作则,起到榜样作用

如果父母自己总是整天抱着手机,那么当他们要求孩子不准玩手机的时候,自然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,孩子心里会想:你们自己都玩手机,凭什么要求我不玩呢?

所以父母要想让孩子听话,必须自己首先优秀,这样才会有更强的说服力,在孩子面前起到榜样的作用,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去发展。

5、给孩子参与的机会

如今很多父母总是包办着孩子的一切,在父母眼里,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足够,至于生活中的事情,他们完全可以代办。这看似是对孩子好,其实过度的溺爱反而会剥夺孩子的成长权利。

当孩子失去了动手能力之后,他们习惯性的享受着父母给予的一切,所以变得自私懒惰,唯我独尊,只要稍有一些不满,就会乱发脾气,和父母对着干。

6、给孩子放纵的权利

父母对孩子总是有着诸多的要求,不允许他们玩这个,禁止他们做那个,这其实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感。当他们的积怨达到一定程度时,便会明目张胆的和父母对着干。

与其这样,父母不如放手让孩子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思去放纵一次,这样当孩子在吃亏之后,才能体会到父母所说的话是正确的,从而愿意发自内心的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,而不是随心所欲,任意妄为。

换一种沟通方式,或许能利用“潘多拉效应”让孩子爱上学习

唐宋八大家中的苏洵就是自己创造了一个潘多拉魔盒,让自己的孩子爱上了学习:

小时候是苏轼与苏辙其实特别不喜欢读书,每天都贪玩。苏洵夫妇每天都在烦恼如何能让自己的两个孩子爱上学习,可是最终都失败了。后来,苏洵想了个方法:当苏轼与苏辙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,他就找个角落躲起来看书,两个儿子开始产生好奇,可他们一接近苏洵就把书合起来,故意不给他们看。于是苏轼、苏辙便趁着父亲出去的时候,将他“藏”起来的书拿出来看。久而久之,他们俩兄弟都爱上了读书,每天努力学习,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,与父亲苏洵被誉称为“三苏”都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

在现实生活中,父母对孩子严厉禁止的事情正是我们头脑里的潘多拉魔盒,当父母反复多次强调不能够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,孩子的头脑里便会频繁的出现这件事情,这导致他们有着强烈的欲望想要去尝试,最终会付出行动。

如果大家仔细想一下,肯定会发现自己每一天都会说着很多以“不”字开头的语气,比如不要贪玩,不要偷懒,不要不听话等等。站在父母的角度,这当然是为了孩子好,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,却是对他们无形的限制,会让孩子心生抵触。

所以大家不妨尝试换一种语气和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,尽量让孩子愿意接受,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正面信息,这样才会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长。

关键词:
精彩资讯

angelababy孩子近照及床事细节曝光

鹿晗热巴恋情证据:敷情侣款面膜

关晓彤美胸照曝光 然而却被它抢镜了

“杨洋郑爽公开恋情 微博直播不忘工作

李彩桦离婚选择净身出户 老公是谁资料被扒

肖战为什么被全网封 他还能复出吗

66岁赵雅芝状态绝了 这才是不老神颜

王楚然撞脸刘亦菲 整容了吗旧照被扒

热门推荐
网友评论

妆点网

Copyright © 2007-2020 ZDFACE Corporation
侵权、不良内容快速处理:annmumuzai@foxmail.com
备案号:赣B-20120025-3
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