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是学习者?什么是好老师?什么是学习?【星榜样】

来源: STAR星贝网 2016-05-22 12:53:38

  原文标题:谁是学习者?什么是好老师?什么是学习?【星榜样】--来源:精英阶层高端育儿分享网站-STAR星贝网;本文责任编辑/Wolt--更多独家明星育儿经验分享,辣妈主张,亲子早教、成长问答请关注【微信公众号:starxinbei】

  一提到“学习”这个话题,我想大家首先要问自己三个问题:谁是学习者?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?什么是学习?

  一切,皆由这三个问题开始。

  我的同事,我的朋友Heidrun Stoeger,他们做过很多研究,曾提出了非常完美的一个模型,特别强调了个体在成才的过程中,个体和环境的一个交互作用。甚至认为所谓的卓越,所谓的杰出人才不是一个个体的行为,或者不是一个个体的特征,而是这一个系统的特征,也就是说一个个体,他能否成为杰出人才,不完全决定于他自己,还决定于他所在的环境,他所在的这样一个空间,这样一个系统。

  

  第一个问题是真正需要我们关心的:谁是学习者?

  只要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,我相信大家都知道,都会说很明确地回答说,孩子是学习者。是学生?是孩子?还是家长?是老师?谁是学习者?其实都是。那么我想问的是,我们家长和老师的作用是什么?其实我们经常说,家长是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而且是终生的老师,那么我们就要给老师做一个定义,以前我们经常说,老师就是传道、受业、解惑,这一直是作为我们老师指导性的思想,甚至老师接受培训的时候,都会要求我们老师至少做到这些。

  

  下一个问题是: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?

  我作为一个研究人员,因为经常有机会接触学校,接触家长,很多家长来问我,咱们北京什么学校吗?我经常说,其实你找好学校不如找好老师,因为你如果找到一个好的老师,你终身受益,这一辈子可能就因为一个老师而影响了他。有的时候,老师是非常难当的,当好老师更难。我想大家都知道,邓亚萍虽然是世界冠军,但是她走进国家队,成为世界冠军的路却是非常曲折的,为什么?她有好几次想入国家队的时候,没有被选上,理由很简单,说因为她个子矮。但是,最后一次,在讨论要不要让邓亚萍进入国家队,去参加国际比赛的时候,有一个教练,突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一个问题,说,也许正是因为她矮,所以她看到的球都高,所以她敢打。就这么一句话,提醒了大家,说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一个人,发现他的长处,我们让她试一下。而就真是这一点,造就了一个世界军,不仅仅是一个世界冠军,是一个时代的英雄。这种独特的眼光。如果我们的老师,有这样的眼光,你不用担心你的孩子考试不及格。

  除了我们要关心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以外,我刚才说到的老师其实更适用于家长。怎么样去看待我们的孩子、去发现我们的孩子,他所具有的特点,他的长处,以便在他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和长处上,能够为他提供更好的帮助。

  

  下面再讲一讲什么是学习。

  大家都觉得我们要学习,学习是什么?从心理学最早的教科书上,可以看到,其实学习是一种需要,是一种定向反射。

  所谓定向反射是,突然之间一个新的刺激出现在你的视野之中,出现在你的感觉区域的时候,你的感官会无意识的去朝向这一个刺激出现的地方。在这个定向反射的基础上,逐渐发展成一种探究的倾向。任何一个孩子,任何一个个体,一个婴儿,一个新生儿,你在他周围摇个铃铛,或者移动一个物体的时候,他会主动地把他的耳朵转向,眼睛转视,这些东西不用你教,他自己就会,为什么?因为这些是他先天的本能,这种本能具有生存的意义,是因为这个个体要生存下来,要活下去,他必须要对外界的刺激保持一种警觉,保持一种敏感的反应,以便做出适当的反应。而因为有这个定向,因为有这个探究的倾向,慢慢地他实际上就是一种好奇心。现在我们特别强调好奇心的重要,实际上这就是我们个体的一种需要,而这个需要慢慢就变成一种兴趣,在这个兴趣的基础上,他发展了动机,然后在动机的驱动上,我们才有了行为,我们现在经常谈论的是行为,很少去想它为什么?他后边的动机是什么?需要是什么?好奇心等等。

  在我们以前的研究中碰到这么一个孩子,初中一年级以后,进入我们这个试验系统。他很特殊,进了教室以后,人家都冲着老师坐,他是背着老师坐,脚搁在后边同学的桌上,老师拿他没办法,考试所有的成绩都没有超过两位数的。但是,因为义务教育不能把他开除,就近入学,学校必须得收他。以前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,所有的老师都是把他放在一边,就觉得眼不见心不烦,反正我也管不了你,我也不希望你烦我。我们作为研究者,作为一个实验的项目,不能把他剔除掉,我们要把所有的孩子都进入我们这个项目,一共204个孩子,整个智商的分布是从69一直到135,这个跨度非常大,稍微了解一点智商的人都知道,从70以下被认为是智力落后,130以上被认为是至少标准的智力超常,把一个智力落后的,一个智力超常的孩子放在一块儿,要让老师去管理他,教育、引导他们,其实是真的是很难为老师。

  就是这么一个人群,200多个孩子,到了我们这个试验项目里边,我们该干什么?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,其中第一改变的是老师的观念,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,对待孩子的方式,我们让老师去发现那一个,认为最不值得要的孩子,最恨不得把他开除掉的一个孩子,去分析他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,他到底有没有值得我们真的去欣赏的地方,最后发现,从改变态度,慢慢地改变老师的做法,最后在毕业的时候,这个孩子成了整个这个年级里边,最让所有的老师、家长和同学感动、甚至流泪的一个孩子。虽然,他的学习成绩,考试成绩仍然不能跟其他的孩子比,三门课加在一块儿才135分,但是他的行为的改变,他的这种表达,他对于学校这种情感,对于同学之间的友情,使得所有的老师都为之动容,这就是我们的环境可以做到的。

  

  这里简单讲一讲需要,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有需要,需要是个体的一种缺乏状态。人类行为原因的一个模型,从需要、兴趣外边有一个诱因,什么样的诱因使我们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,从而在这个兴趣的基础上一种动机,最后表达出来我们的行为,所以,实际上最原始的就是说,你缺什么,你就会需要什么,你就会去想要什么,如果什么东西都不缺了,那好,你就不想有所作为了。那么从这一点我们就要想一想,当你的孩子最后觉得什么都不缺了的时候,他还会需要什么吗?就没有什么需要了。所以,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啃老族,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,拿了硕士学位,博士学位,甚至留洋出国,镀金之后回来,在家还是等着父母养着。

  我们都知道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,我觉得特别好,对于我们的教育特别有帮助。所以跟大家再提一下,我们要满足他们不同的需要,需要有相应的对策,需要提供不同的支持,不同的刺激。人们把马斯洛的需要分为两种,一种叫缺失性需要,一种叫成长性需要。这两个都很重要,但是前提是一定要有一种最基本的需要的满足,就缺失性需要的满足,才有可能谈到下一步的成长的需要。

  兴趣是一个人努力趋向某种客体所表现出积极的个性倾向,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,这里面兴趣非常重要,而且他是这样一个倾向特点。那么人的兴趣是怎么来的?人的兴趣简单的讲是在需要的基础上,在活动中,记住,他是在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。需要它不是,虽然说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有需要。但是,兴趣,特别是成长性的兴趣,是在需要的基础上,他需要你给他提供活动,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。在低级的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兴趣是比较短暂的,比如说,我饿了,我有这个需要,我会对食物感兴趣,但是我一旦吃饱了,得到满足以后,我就可能更感兴趣于别的,找个朋友聊聊天。

  建立在精神文化需要基础上的兴趣,这个需要的满足,他就会引起更浓厚的兴趣,而且它是比较长远的,认识越深厚,情感越丰厚,兴趣也就越浓厚,这个有一个量的变化。我们说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孔子也说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;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”。因为只有让我们的孩子乐在其中,沉浸在其中,他才能真正的在这方面有所作为。

  (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,下一篇文章我还将继续,请大家关注)

  更多内容请关注:微信公众号chaochangjiaoyu

关键词:[db:关键字]
精彩资讯

angelababy孩子近照及床事细节曝光

鹿晗热巴恋情证据:敷情侣款面膜

关晓彤美胸照曝光 然而却被它抢镜了

“杨洋郑爽公开恋情 微博直播不忘工作

李彩桦离婚选择净身出户 老公是谁资料被扒

肖战为什么被全网封 他还能复出吗

66岁赵雅芝状态绝了 这才是不老神颜

王楚然撞脸刘亦菲 整容了吗旧照被扒

热门推荐
网友评论

妆点网

Copyright © 2007-2020 ZDFACE Corporation
侵权、不良内容快速处理:annmumuzai@foxmail.com
备案号:赣B-20120025-3
All Rights Reserved